2023-10-07 18:17:11 | 高校路线网
1、广东医科大学在山西的麻醉学(湛江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
2、广东医科大学在山西的临床医学(东莞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
3、广东医科大学在山西的医学影像学(湛江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高校路线网
4、广东医科大学在山西的儿科学(湛江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专业名 | 省份 | 年份/批次 | 计划人数 | 选科 | 科目类型 |
---|---|---|---|---|---|
儿科学 | 山西 | 2022/本科一批B段 | 5 | - | 理科 |
医学影像学 | 山西 | 2022/本科一批B段 | 5 | - | 理科 |
临床医学 | 山西 | 2022/本科一批B段 | 6 | - | 理科 |
麻醉学 | 山西 | 2022/本科一批B段 | 6 | - | 理科 |
儿科学(五年)(办学地点湛江校区) | 山西 | 2021/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山西 | 2021/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康复治疗学(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山西 | 2021/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法医学(五年)(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山西 | 2021/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中药学(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山西 | 2021/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药学(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山西 | 2021/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预防医学(五年)(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山西 | 2021/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生物技术(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山西 | 2021/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公共事业管理(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山西 | 2021/本科二批A段 | 2 | - | 文科 |
护理学(办学地点东莞校区) | 山西 | 2021/本科二批A段 | 2 | - | 文科 |
康复治疗学 | 山西 | 2020/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中药学 | 山西 | 2020/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药学 | 山西 | 2020/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预防医学 | 山西 | 2020/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儿科学 | 山西 | 2020/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生物技术 | 山西 | 2020/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法医学 | 山西 | 2020/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护理学 | 山西 | 2020/本科二批A段 | 2 | - | 文科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山西 | 2020/本科二批A段 | 2 | - | 文科 |
公共事业管理 | 山西 | 2020/本科二批A段 | 2 | - | 文科 |
中药学 | 山西 | 2019/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药学 | 山西 | 2019/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预防医学五年 | 山西 | 2019/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山西 | 2019/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公共事业管理 | 山西 | 2019/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生物技术 | 山西 | 2019/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法医学五年 | 山西 | 2019/本科二批A段 | 2 | - | 理科 |
护理学 | 山西 | 2019/本科二批A段 | 3 | - | 理科 |
康复治疗学 | 山西 | 2019/本科二批A段 | 3 | - | 理科 |
护理学 | 山西 | 2018/本科二批 | 2 | - | 理科 |
康复治疗学 | 山西 | 2018/本科二批 | 2 | - | 理科 |
法医学 | 山西 | 2018/本科二批 | 2 | - | 理科 |
中药学 | 山西 | 2018/本科二批 | 3 | - | 理科 |
药学 | 山西 | 2018/本科二批 | 3 | - | 理科 |
预防医学 | 山西 | 2018/本科二批 | 3 | - | 理科 |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列为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08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年获批设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5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9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2021年8月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9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获批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2023年1月第一临床医学院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重点建设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培育建设学院。学校还进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简称CWUR)和美国权威的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榜单。
学校总面积近2300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妇儿医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学院(部)。
学校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学科5个。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4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攀峰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5个。设有普通本科专业37个,覆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7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7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
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2个,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4个,广东省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19项。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近三届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5个,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3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868人,其中专任教师1329人,博士生导师67人,硕士生导师921人(含附属医院),双聘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2人和讲座教授2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学校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等8人,广东省教学名师7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省“特支计划”人才2人,“扬帆计划”32人,南粤杰出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60人次,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名中医7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
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专门建立了1万多平方米、设备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现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其中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拥有国家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专业24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含包括全科医学科在内的25个二、三级学科的规培资质认定)。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14所,合作教学机构遍布我省各地,形成了良好的校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有科研平台服务管理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9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3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是“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湛江市医药产业联盟”、湛江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生命文化学会”等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牵头单位或会长单位。“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12项,其中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金20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EI收录论文 1621篇,出版学术著作98部,获国家专利授权184件,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学校网络是广东教育科研网湛江地区汇接中心,全面覆盖湛江、东莞两校区和直属附属医院,校内数字信息点超过3万个,建设有网络教学平台和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198万多册,电子图书161万多册,音视频材料9000多小时,订有纸质期刊800多种,可用中外文数据库20余个。《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葡萄牙、芬兰、波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各类交流合作。先后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中芬应用型科学大学联合会,师生参与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活跃度逐年提高,先后获得欧盟“伊拉谟斯+”高校能力建设及教师交流项目。学校于2010年起招收港澳台学生,2019年起招收本硕博层次来华留学生。
学校植根基层,薪火相传,厚德精医,形成了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鲜明的特色,获得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得到张德江、胡春华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充分肯定,称赞学校是“基层医生的‘摇篮’”。
办学65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和地方共培养输送了23万余名医学人才。学校生源充足,是广东省考生报考的热门省属本科院校之一。通过质量工程的建设,毕业生基础知识牢固扎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7.20%,在省内位居前列。2016年至今连续七年获得全国“最佳实践大学”殊荣,连续三届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金奖,四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近五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国家级180项、省级410项。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学校恪守“立志立德、求真求精”“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肩负“兴医强医、守护健康”“立德树人、为党育人”的责任使命,弘扬“严谨、朴实、仁爱、奉献”的校风,实施特色发展核心战略,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强校为要务,以社会服务为己任”的办学理念,立足广东,融入湾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致力于建设特色显著、同类前列、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崇高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深厚人民情怀,富有良好科学精神、创新素质、国际视野,具备坚实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厚实人文素养,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和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2023-10-26 20:24:15
2023-10-28 11:41:57
2023-10-27 17:21:00
2023-10-19 10:54:25
2023-10-15 08:08:44
2023-10-13 23: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