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1 16:45:29 | 高校路线网
越应试越公平
尊敬的各位评委和观众,以及对方辩友:
大家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越应试,越公平”。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应试”与“公平”。“应试教育”可以说是一个很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了,应试教育可以说是学校围绕升学考试而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而“公平”呢,人类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中国不公平,美国同样不公平!对于教育来讲,现在几乎可以说,唯一的一条相对公平线就是中高考了。数万人面对同一张试卷埋头苦干、奋笔疾书,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在招录标准面前,依旧是人人平等。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公平性。
举个例子,对于人才的遴选和培养,公司为什么喜欢招募一流名校的学生呢?因为能够进入这些大学学习的人,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学习能力。虽然存在个别例外(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但学历与能力依然是高度正相关的。企业鉴别人才有成本,一张名校文凭胜过了千言万语。而且直到现在,哪怕你是硕士博士的学历,公司依旧会看重你本科是从哪所学校毕业的,高考成绩真的很大程度决定了你的一生。而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招录标准面前,依旧是人人平等。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公平性。
前面说到了,公平只有相对公平。如果实行综合素质考核(素质教育),那么大城市里家境良好的孩子就赢在了起跑线上,而那些普通出生的寒门学子与他们之间的鸿沟,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跨越的。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需要付出努力,应试教育的公平性就不言而喻了吧。应试教育最大的作用就是改变底层人民的命运,是他们获取优秀资源通往上层社会的最大机会。越是发展应试教育,越是在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使二者站在同一条线上进行比赛,使二者面对同一张卷子进行竞争,这样的教育环境才会越来越公平。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越应试,越公平”。
第一,这个社会本就是残酷的、不公平的,孩子们应早受到委屈,早得到锻炼。
应试压力很大是事实,但社会一样不会对你手软。大多数连应试都坚持不了的人,出了社会一样一事无成。真正优秀的人会坚持心中的信仰,从应试当中脱颖而出。
第二,应试教育相对于素质教育,是更公平的,也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如果说按照所谓的素质考核来招生,那么中国的平民子弟有多少能够进入北大、清华?中国人口基数大,受教育群体庞大,普通人仍旧是大多数,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能接受得了素质培养的金钱和精力。我们推崇应试教育,肯定是解决了大部分人的问题,使公平最大化。当然了,一个孩子连应试教育的公平竞争都竞争不过比尔人,还说素质很高,谁会相信?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说过:我现在提倡恢复全国统一高考,而且是裸考,不要加分。
高考制度之所以不能改,是因为我们找不到比高考制度更不坏的制度。高考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它是最不坏的制度。
第三,应试教育是对普通老百姓最公平的方式,也是普通人出人头地最好的方式。
当十个人只有三碗饭吃,注定要有七个人挨饿时,来讨论没吃到饭的七个人不公平也许没有太大的意义。应试教育的确是埋没了部分人才,但如果它有不公的地方,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是出在了“中国的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受教育人口的需求”这一点上,而不是应试教育本身不公平。
对于那些小康知识分子和城市工薪家庭,教育公平很重要。目前清华北大等等名校的垄断者就是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而这些孩子正是通过这一套公平的教育体制选拔出来,倘若教育不再如此番公平,那么他们也就丧失了获取优秀资源通往上层社会的机会。
对于偏远的农村的孩子来讲,教育公平就更加重要。尽管在精英大学中工农子女的孩子比例越来越少,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是政策上还是制度上,应试教育带来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工农子女的孩子。这也是他们能够想得到的通往上层社会的一条捷径。
所以说,各个家庭对于教育公平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教育的目的也不一样。不管是以前的科举制度还是如今的应试教育,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改变底层人民的命运。从这个层面理解公平教育,现如今的中国教育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越应试越不公平
尊敬的各位评委和观众,以及对方辩友:
大家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越应试,越不公平”。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应试”与“公平”的定义。“应试”不仅仅指考试、分层、量化评分,顾名思义,更有“应”付考“试”的意思。而“公平”呢,公是公共,指大家,平是指平等,意指为大家平等存在。
“越应试,越不公平”,并不是说所有的教育和考试都不好,而是说“应试教育”不公平,即纯粹为了提高分数、提升名次、应付考试而采取的教育模式不太好。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不再关注“考试”本身其实是想考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而只关注分数、名次,并为此发明出一套套所谓的做题战术、“应试” 技巧,这违背了发展教育的真正目的,这对学生们的身心智力发展是不公平的。
目前应试教育的不公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我国东中西三部的经济发展不均衡, 无形中导致了教育资源投入的巨大差距。二,教育机会分配不公平。尤其是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和数量分配明显不均衡。三,部分招生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不公平。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之前就分析过中央音乐学院招生潜规则这一问题,而这都是教育腐败的体现。
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的教育目标,这种十分狭隘和死板的教育模式导致了不公平。在这样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只能是一些操作型人才,也就是考试型人格,而不是当前社会真正需要的创造型人才,这并不公平,因为并不是每个人的闪光点都体现在成绩上,也有很多成绩不好的人成为了社会栋梁。而应试教育更进一步发展,细致化、极端化后,那更是可以称之为“越应试,越不公平”。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越应试,越不公平”。
第一,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严重的甚至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唯考试、唯分数的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考试的功能,促使作弊风泛滥,试问这样的环境公平吗?过度学习,强化训练,日复一日枯燥无聊的课堂,通宵熬夜都写不完堆积成山的作业,在这样压力巨大的环境下,淘汰的学生有多少,生存下来的有多少,生存下来的当中又有多少人心理畸形,多少人心理完全健康,这真正公平选拔出了我们国家我们社会需要的人才吗,事实上这并没有为每一个人提供公平的教育环境,这就是应试教育的不公平。
第二,应试是一种选拔方式,公平选拔是为了找到合适的人才进行培养、服务社会。而应试教育手段单一,阻碍学生个性发展,扼杀一部分创造力,在一个封闭的、禁锢的、狭窄的、高压的学校牢笼里,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只能是一些操作型人才,也就是考试型人格,而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如果我们连这种教育模式的目的与结果都搞错了的话,那何谈他的公平的呢?
第三,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分化严重,部分厌学和差生流失,许多学生迫于竞争压力中途辍学,并不是每个人都接受了公平教育,这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在应试模式中,教育竞争被激发到不恰当的程度,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化和差生面扩大,造成教育不公平。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而应试教育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教育出现的功利主义倾向,学生成了教师挣分数的工具,师生间亲情被淡化,并没有每个人都被公平对待,这就是应试教育的不公平。
如果应试教育公平,为何寒门却难再出贵子?
退一步讲,假设这些寒门子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克服了上述教育种种不公,最终踏入了梦寐以求的象牙塔,这样对他们来说就公平了吗?如果人的一生到高考便画划上休止符,宣告结束,那么,这样看起来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体制似乎是让贫困家庭、农村孩子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大学,从这个结果而言,似乎是公平的,也似乎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然而人生可不仅仅只是到高考,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一点,考虑到这些通过应试教育进入高等学府的底层学生毕业之后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就会发现,所谓“公平”的应试教育,祸害最深的也正是这些寒门子弟!
世界大学生辩论赛
国际大专辩论会(现在叫世界大学生辩论赛)简介
一、国际大专辩论会的由来
1986年,新加坡广播局为推广华语的影响和应用,增进本区域高校的交流和友谊,首创了一种新的电视游戏模式——大专辩论会。当时称为“亚洲大专辩论会”,两年举办一次。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应邀参加了首届和第二届“亚洲大专辩论会”,均以优秀的表现夺得冠军。
1992年,新加坡电视机构总裁访华,提出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亚洲大专辩论会”的设想,并很快达成合作意向。 高校路线网
中 央电视台青少部主任负责就合作具体事宜与新加坡方面进行磋商,并提议将名称改为“国际大专辩论会”,此提议得到新加坡方面的赞同。1993年1月,双方正 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国际大专辩论会”宗旨为:促进华语在国际上的普及和应用,展现华语的魅力;促进参赛国家或地区之间、大学之间、青年之间的 思想沟通和情感、文化交流,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促进国际间电视同仁的合作,使电视具有更大的覆盖性和代表性,提高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国际大专辩论会” 仍两年举办一次,双方轮流承办,节目版权共享。
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在新加坡举办,中国派出复旦大学参赛。中央电视台播出全部比赛的七场实况录像后,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由此掀起了一股辩论热潮,影响至今。
辩论赛程序(简要)
1、 辩论赛开始
2、 宣布辩题
3、 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立场
4、 介绍参赛队员
5、 介绍规则评委及点评嘉宾
6、 辩论比赛
7、 规则评委及点评嘉宾退席评议
8、 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9、 规则评委入席,点评嘉宾评析发言
10、 宣布比赛结果
11、 辩论赛结束
辩论赛细则
1、时间提示
自由辩论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的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攻辩小结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1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的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其它阶段,每方队员在用时尚剩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终止钟声响时,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陈词
提倡即兴陈词,引经据典恰当。
3、开篇立论
由于本次比赛辩题大都富于生活化色彩,所以开篇立论无须在理论的层面上过多纠缠。立论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
4、攻辩
(1) 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
(2) 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正反方一辩作攻辩小结。正反方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轮攻辩,不得中途更替。
(3) 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扣分。每一轮攻辩,攻辩角色不得互换,辩方不得反问,攻方也不得回答问题。
(4) 正反方选手战立完成第一轮攻辩阶段,攻辩双方任意一方落座视为完成本方攻辩,对方选手在限时内任意发挥(陈词或继续发问)。
(5) 每一轮攻辩阶段为1分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20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若攻辩双方尚未完成提问或回答,不作扣分处理。
(6) 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作攻辩小结,限时1分30秒。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
5、自由辩论
这一阶段,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6、观众提问
观众提问阶段正反方的表现算入比赛成绩。观众提出的问题先经2位以上规则评委判定有效后,被提问方才能回答。正反方各回答两个观众提出的问题,双方除四辩外任意辩手作答。一个问题的回答时间为1分钟,如一位辩手的回答用时未满,其他辩手可以补充。
7、结辩
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脱离实际,背诵事先准备的稿件,适当扣分。
;复旦和中科大,你认为哪个更好一些你好!作为大学老师,和曾经学习和工作了六七所大学和六七个城市的人,我结合个人的一些感受和体会,来回答你的问题吧:作为华东五校(复旦交大南大浙大中科大)的组成部分,这两个学校不论是所处的城市、优势学科,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等都有较大的差别。具体说来:复旦所在的上海是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不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城市管理水平,以及对外开放程度;而中科大所
复旦大学抄袭是必然的吗,评论一下如果按必然性和偶然性来看可以说是必然的,毕竟雷同的内容不止一项但也可以说是偶然的,作为一个旁观者看来,复旦的学术论文引用频率全国最高,论文答辩时查重,超过10%无论内容如何都不能通过。严谨性相对还是很高的。最后,如果客观地来看,雷同的情况很常见,如果按照相似度来看,很多事物都可以说是抄袭的,就像为什么没人说一号店抄袭淘宝,为什么没人说百度是抄袭谷歌
为什么复旦大学EMBA和MBA的学费差距如此大2022年复旦emba学费是79.98w,复旦mba学费是49.98w。学费上的差距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理解。第一,复旦emba的分数线这几年比较低,在120左右,复旦mba在170左右,笔试压力更小。第二,emba人群更高端,基本都是创业者或者企业高层,从服务上来说也会更好一些。第三,emba的师资设置会比mba设置更好,成本也更高。复旦大学M
复旦大学为什么叫复旦?2022年高考多少分能上复旦大学?相信很多考生从小时候就听过“复旦大学”这个名字,家长也告诉我们复旦有多好,于是复旦就成了很多学子心中的白月光,成为了高考的一个目标。但是复旦大学为什么叫“复旦”呢?2022年高考多少分能上复旦大学呢?我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一、复旦大学为什么叫“复旦”?“复旦”的原意是:再次光明/辉煌之意。而复旦大学中的
复旦为什么复试中只有面试没有笔试根据查询复旦大学官网显示,复旦只有面试的原因是老师不会浪费宝贵的机会去问你那些课本上就能显而易见找到的理论知识,建议不需要再机械地背诵教科书。当然要是真的问到了基础理论却一问三不知的话,只会让老师质疑你的初试成绩。如果觉得自己实在心虚,可以简单的把自己之前的笔记本翻一翻,快速地翻阅当时候准备好的专题和思维导图,唤醒你的记忆,重新搭建好学科的基本框架即可。复旦的
求复旦大学历年考试题和专业笔记《复旦大学|2015复旦初试真题|2014复旦初试真题》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pwd=vtbv提取码:vtbv复旦大学|2015复旦初试真题|2014复旦初试真题|2013复旦初试真题|13复旦哲学综合+西方哲学+马哲真题.pdf|13复旦英语语言文学回忆版.pdf|13复旦遗传学回忆版.pdf|13复旦新闻学院传播学考研真题.pdf|13
复旦大学法学院本科可以保研北大研究生吗?复旦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可以保研北大研究生。主要是因为两所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和声誉,而且两所学校之间也有一定的合作和交流。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术实力:复旦大学法学院和北京大学法学院都是中国顶尖的法学院之一,在学术实力上具有很高的水平。复旦大学法学院在国内外法学研究方面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而北京大学
上海的大学可以互相考?可以。上海具有插班生政策,凡上海市普通高校在读的全日制一年级本科在读生,品德优良、身体健康、在完成第一学年学习并且成绩全部合格,都可以参加插班生考试。招生的报名条件、招生名额、考核办法、录取方式等由试点高校向社会公布。被录取的新生由录取学校将新生名单上报市教委,经审核办理转学手续。插班新生将按录取学校的学籍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未录取的新生仍留在原高校继续学习。
2024-02-08 11:50:14
2024-01-16 05:47:41
2024-01-22 15:22:20
2024-01-16 11:31:47
2024-01-16 11:09:13
2024-01-16 10:01:45